薪稅服務改革帶動傳統人力資源服務業務革新
(來源:BPO網 2023-06-14)
[ 導讀 ] 在現代服務業中,人力資源服務業占據重要地位,在各類型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戰略性作用。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市場經濟的深度融合,平臺經濟、產業融合等新模式,新業態出現,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市場不斷細分的過程中,人力資源逐漸實現了市場化配置,進而催生了以人力資源服務為主的行業,其通過為行業企業提供專業人力資源服務,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
人社部預測到2025年底,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年營業收入將達到2.7萬億元。由此推算,“十四五”期間,人力資源服務全行業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介于6%-6.5%之間,與GDP增速基本持平。在中國,多數企業的人力資源外包需求仍集中在人事代理/傳統派遣等低附加值服務,而發達國家市場則以招聘、薪稅等高附加值服務為主。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持續進行、產業鏈整合和企業國際化進程加速,企業選擇人服外包的動機和服務內容都在發生變化,對服務的要求將更加專業、更加綜合、更加智能,相應的產品和服務附加值將越來越高,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正處于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的重要機遇關口。
然而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產生與發展,始終聚焦于如何更快更好地解決針對性企業存在的剛性需求。薪稅服務的提出、設立與發展始終圍繞企業人員的薪酬和個人所得稅兩個方面進行,雖然一直是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所關注的重點,但過去往往將兩者的設計與處理綜合包含在繁重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傳統的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往往更重視內部的創新和發展,較少關注與財務部門的協同工作,同時仍有大量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對基礎的財務、稅務知識及相關政策缺少了解,而財務部門人員同樣不能整體性了解人工組織較高較復雜、人數較多的中大型企業不同部門、不同勞動性質的員工薪酬設計和相關影響因素,這兩個方面綜合導致了傳統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對企業發揮效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人員過于龐雜、跨部門協作的高昂的溝通成本。
在“營改增”、“金稅三期”、“社保稅征”、“金稅四期”等法律法規的要求下,“以數治稅”的時代來臨,對傳統的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力資源服務業傳統的外包、派遣、代理業務,將不再是以工具作為主導,而是以專業度、以服務內容作為主要賣點。這些傳統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務都和薪稅服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不僅僅要依照業務需求設計方案,同時還要考慮個稅、以及相關政策,整體的通盤進行設計。
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薪稅服務業態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創新和發展,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專業、可靠的服務。同時,也需要加強數據安全保護、提高服務專業化水平、加強客戶關系管理等方面的建設,實現全方位的協同發展,具體來說,需要構建以下幾個方面:
數據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系統,實現薪酬數據的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分析,提高薪酬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專業化服務:提供專業化的薪酬服務,包括薪資計算、個稅申報、社保公積金管理等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滿足企業的不同需求。
信息安全:加強信息安全管理,確保薪酬數據的安全和保密,確?蛻舻臄祿踩碗[私不被泄露。。
提高服務創新能力:提高服務創新能力,引進新技術、新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
加強客戶關系管理:加強客戶關系管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加強團隊建設: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團隊的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培養優秀人才,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化和優質的服務。
加強品牌建設: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大市場份額和服務范圍。
其次在適應“以數治稅”的時代要求,需要對稅費熱點政策全面了解,了解稅費熱點政策需要多方面的渠道和方法,可以通過關注政府官方網站、行業協會網站、財經媒體等途徑獲取最新的政策信息。
關注政策動態:及時關注稅務部門發布的稅收政策和法規,了解政策的調整和變化。
學習政策解讀:學習專業機構和稅務專家對政策的解讀和分析,深入了解政策的內涵和實施細節。
加強培訓和學習:加強員工的培訓和學習,提高員工的稅務專業知識和技能,確保能夠精準掌握稅費熱點政策。
與客戶溝通交流:與客戶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機制,了解客戶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提供精準的稅務咨詢和服務。
最后,站在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機會與挑戰并存的轉型關口,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要對國內外宏觀環境保持敏感度,不斷適應市場需求和政策變化,不斷關注和學習國內外領先人服企業的市場布局、發展模式等,提高服務創新能力,加強團隊建設和品牌建設,只有在不斷創新和發展中,才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專業、可靠的服務,實現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